“组织一直对我很照顾,之前帮我购买了城乡居保、申请了特困金,现在天气热了又给我送来了风扇、冰箱。”
看到自己的“微心愿”逐个实现,
吴伯很感动。
56岁的吴伯,是甘棠社区的特困户,由于患有心脏病需要长期吃药治疗,每月一千多元低保金经常入不敷出。
5月初,区委组织部主动跟社区对接,开展“为结对社区群众圆梦微心愿”活动,甘棠社区特意走访了吴伯,在为他申请特困金的同时,还了解他的困难和心愿。
“吴伯告诉我们,随着天气转热,他非常渴望有一台风扇和一台冰箱。”甘棠社区书记谭颖萍表示,在得知此事后,区委组织部很快准备了一台落地风扇和一台小冰箱送到吴伯家里。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关志钒到甘棠社区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自*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区委组织部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学史力行的重要抓手,制定了《区委组织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清单》,列出30项民生实事和民生微实事,积极发挥组织优势,整合基层力量、*员力量和各界资源,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小事办起,实现群众“微心愿”
“我为群众办实事”,从小事办起,从实现群众的“微心愿”做起。区委组织部主动联系启华社区、甘棠社区、良化北社区、美景社区、盛华社区、甘化社区、兴盛社区、碧桂园社区等8个挂点社区,开展“为结对社区群众圆梦微心愿”活动,通过走访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收集他们的“微心愿”,同时与社区加强沟通,列出需求清单,根据每一名群众、每一个问题的“急难愁盼”程度,分出“轻重缓急”,确定了10户困难家庭,明确需要购买的“微心愿”物品,力求精准对接、有效解题。
“为了解决群众燃眉之急,实现他们的微心愿,我们充分发挥*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发动本部*员干部捐款,不到一天便筹得善款多元,全部用于为困难群众购买风扇、电饭煲、电水壶、电视机等‘微心愿’物品。”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活动当天,区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带队,分赴各个结对社区,走进困难群众家中,把“微心愿”物品交到他们手中,鼓励他们积极乐观面对生活,勇敢战胜困难。对于电脑、电视机、冰箱等一些需要安装的家电,该部门还特意安排了懂安装的*员前往协助。
区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分赴各结对社区点亮困难群众“微心愿”
“感谢你们、感谢组织,有了电脑,我就能好好学习,学成毕业后出来工作我一定照顾好妈妈。”甘化社区的苏同学目前就读江门一职,父亲已逝,现仅靠母亲每月的退休金和打零工维持一家生活,是社区的困难户,由于读的是计算机专业,非常渴望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
得知此事后,区委组织部利用善款为他购买了一台电脑。“现在年轻人学习需要电脑,但是也要主动加强引导和监管,防止沉迷游戏。”在鼓励苏同学努力学习的同时,*员还为苏妈妈送上暖心叮嘱。
直达一线,办好基层“微实事”
基层*组织是*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区委组织部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检验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的重要抓手,发动全区村*组织书记和*员村民小组长结合本村实际主动认领1-2件微实事,解决群众困难,让“*旗在一线高高飘扬”。全区3个镇55条村共计认领件民生微实事,目前已完成96件。
棠下镇周郡村有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约一万人,还有多家企业。此前,村里垃圾直接堆放在村道和鱼塘边,不仅气味大,还影响了村容村貌,备受诟病。“作为村*委书记,我必须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周郡村*委书记谢嘉荣承诺。
“今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寻找治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征求了村民意见,反复研究,最终决定借助专业力量实施生活垃圾清运一体化,解决村的环境卫生问题。”谢嘉荣介绍道,今年4月,周郡村与一家专业的环卫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如今,村里的生活垃圾每天至少清运1-2次,辖区内主干道每天清扫1-2次,基本做到日清,无存放垃圾过夜。
除了借助专业力量实施生活垃圾清运一体化,周郡村还通过改造9个垃圾收集点、设置监控录像强化卫生监管,新建垃圾中转站等措施,全面改善村内人居环境。“难闻的气味消失了,大家更愿意出门散步了。”村民*伯说。
在杜阮镇贯溪村,家长的“烦心事”也有了着落。“贯溪小学上学路段很多车辆乱停乱放,交通拥堵,学生上学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把这段路修一修。”最近,时常有村民来到村委会提议。收到群众反映后,村*支部书记王羽顺马上行动起来,联系相关部门、施工单位进行现场调研,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现在,贯溪小学进入校园的路段设置了安全隔离护栏,还加划了停车线,有了人车分离的安全通道。“加设了安全护栏,现在孩子上下学我放心多了。”刚准备送孩子上学的王大姐开心地说。
贯溪小学上学路段加设安全护栏前后对比
服务人才,推出多重“大礼包”
区委组织部坚持把*史学习教育和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联合多部门开展一系列“我为人才办实事”活动,推出了企业“人才之家”“双一”人才服务日、“蓬博人才”系列活动、“蓬博人才卡”等多重人才“大礼包”,解决人才安家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焦点问题,为全区发展聚人才留人才。
“来到蓬江后,我一直很关心子女入学教育方面的问题。”嘉宝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站博士后汪金表示。为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蓬江区在“双一”人才服务日专门举办了高层次人才义务教育*策宣讲会,邀请区教育局负责人对蓬江区高层次人才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策、今年招生的有关情况、录取办法和注意事项等作了详细的解读,介绍了蓬江区3所新建优质学校的情况,并通过现场问答环节解疑释惑。
蓬江区举办高层次人才义务教育*策宣讲会
“蓬博人才卡”是蓬江区为高层次人才搭建人才服务绿色通道的又一项具体举措。在人才管家指引下,汪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