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脚步越来越近,毕业钟声敲响
大家收拾行囊,整装待发
承载着希冀,孕育着梦想
开启人生新篇章
但无论你走向何方
都不能忽视那个凝练了我们一生的“它”——
人事档案
近期,苏州人社部门接到不少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咨询档案业务的电话,工作人员注意到许多同学对于人事档案的重要性没有清晰的认知,对于“档案如何转递”“应该托管在哪里”等等档案相关的问题也是一知半解。
以下关于毕业生档案的相关问答
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干货满满!
其中还涉及了
今年关于“取消就业报到证”的重大变化
届高校毕业生
一定不要错过
↓↓↓
档案基本知识
1什么是毕业生档案?
毕业生档案是反映毕业生学习经历、*治面貌、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的历史记录材料,是用人单位选拔、聘用毕业生的重要依据。在校时称为学籍档案或学生档案,毕业后转入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就成为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2档案有什么用?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反映流动人员*治面貌、道德品行、学习工作经历、专业素养、工作实绩、遵纪守法以及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情况的历史记录材料,平常的工作生活中需要用到档案的情形可不少:机关公务员考录、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审考察、申报职称评审、核定社保待遇等,都需要档案材料作为依据,大家一定要重视档案哟!
3毕业生档案一般包括哪些材料?
毕业生档案材料主要包括毕业生登记表、成绩单、*团材料、*审考察类材料、奖惩情况等材料。
档案转递
那些事儿
重大变化:年起取消发放就业报到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3号)的相关规定,从年起,不再发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
4没有了就业报到证,毕业生档案该如何转递?
①建立毕业去向登记制度
根据中组部、人社部等五部门《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6号)规定,教育部门建立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作为高校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必要环节。
高校毕业生到户籍和档案接收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时,教育部门应根据有关部门需要和毕业生本人授权,提供毕业生离校时相应去向登记信息查询核验服务。
②做好档案转递衔接
高校要及时将高校毕业生登记表、成绩单等重要材料归入学生档案,按规定有序转递。
用人单位、户籍和档案接收管理部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办理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业务时,可通过查看学历证书、劳动(聘用)合同(就业协议、录用接收函)等,或通过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