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顾梦轩夏欣广州北京报道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幅度的加大,更多外资机构进*中国,并带来了多元化的投资理念。
路博迈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路博迈基金”)日前发布公告称,已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公募基金业务许可证。这是继贝莱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莱德基金”)之后,第二家正式展业的外商独资公募。除了贝莱德基金、路博迈基金之外,富达基金公募牌照也获批。
路博迈基金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是路博迈集团非常重视的具有全球战略意义的市场,从中国的经济总量、经济活力以及资本市场的募资能力各方面考虑,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有助于我们依托八十余年的投资、基金公司运营、风控等各方面的经验,为中国的资管行业带来新的力量,为国内的投资者提供全球市场的金融服务产品,也能够满足国内众多基民差异化投资需求。
路博迈集团成立于年,作为国际老牌资产管理公司,其主要业务是为全球机构投资者、投资顾问与个人投资者管理股票、固定收益、量化投资与多元资产、私募股权、房地产及对冲基金投资组合。截至年3月31日,路博迈的资产管理规模为亿美元(约3万亿元人民币)。
深耕中国市场
回看路博迈集团的公募基金展业之路,可谓一路绿灯。中国证监会宣布自年4月1日起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后,路博迈集团第一时间提交了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资格审批申请,同年9月获得证监会受理。一年之后,路博迈集团获准筹建路博迈基金。今年11月25日,路博迈基金已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公募基金业务许可证。资料显示,路博迈基金由路博迈集团全资控股。
路博迈基金有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申请公募牌照是由于中国开放*策的鼓励。路博迈集团就是一家一二级市场都精耕细作的资产管理机构,我们的全球管理规模中有近三分之一来自一级市场。未来我们当然希望能够把集团这一特色在中国深耕、发展和壮大。
路博迈看好中国市场由来已久。早在年,路博迈集团进入中国市场。年,路博迈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路博迈投资管理”)作为WFOE(外商独资企业)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成立;年,该公司在中国基金业协会注册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年,路博迈投资管理获得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批复的QDLP业务试点资格,设立专注于海外另类投资的子公司——路博迈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路博迈基金表示,我们对中国市场一直有着坚定的信心。对外资开放的*策我们都在第一时间积极响应,所以在WFOE阶段,已经设立了路博迈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我们的QDLP业务自年发行第一只基金以来发展迅速,已经成功募集的六只基金,主要投资于集团有特色的私募股权类基金。”路博迈基金有关人士说。
外资加速布局
20年前,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中国敲开WTO(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加入世贸组织的20年,也是金融业蓬勃发展的20年。这期间,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按下加速键:如取消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RQFII(指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放宽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的外资投资比例以及取消外资股比限制。
年,中国首家合资基金公司招商基金获批成立。在年之前的15年里,外资股东始终不能越过49%的持股红线。根据当时相关*策规定,“外资持股比例或者在外资参股的基金管理公司中拥有的权益比例,累计(包括直接持有和间接持有)不超过33%,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三年内,该比例不超过49%。”即在合资基金公司中,此前外资股东的持股比例上限为49%。
年4月1日起,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从此,外资加快了在中国布局的步伐。年8月,证监会核准设立贝莱德基金。一年后,年6月11日,贝莱德基金获批展业,成为首家获批的外商独资公募,同年9月,贝莱德基金发行了公司第一只公募产品。
除贝莱德和路博迈,外资巨头纷纷加快布局中国公募基金市场,谋求外资公募基金牌照。年,路博迈、富达亚洲、范达集团、联博香港均先后提交公募基金牌照申请。年8月,富达基金获得核准设立批复,富达亚洲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出资万美元持股%。
记者注意到,股权转让也是外资设立独资公募的另一种方式。年11月18日,宏利金融旗下宏利投资管理从天津泰达国际手中收购了泰达宏利基金51%股权,成为泰达宏利基金的全资控股股东。泰达宏利基金也因此成为国内首家合资转外资控股获批的公募基金。
同时,根据证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