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渭南市人才发展中心:创新“1+N”特色人才政策体系助推渭南高质量发展(组图)
9月16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王清摄
陕西网讯(记者王清)9月16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情况新闻发布会。渭南市人才发展中心主任李炜介绍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情况并答记者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祖亮主持新闻发布会。
李炜介绍,渭南市人才工作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助推渭南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线,以实施“智趋华山、才聚渭南”英才计划为抓手,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各环节,从政策支持、平台建设、人才项目等方面进行系统谋划,逐步完善相应配套措施,构建了具有渭南特色的“1+N”人才政策体系,进一步促进人才与技术、产业、资本深度融合,同工业倍增、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
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健全人才工作领导体制。推动落实各级党委(党组)领导责任,强化各级党组织“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意识,根据机构改革后职能变化和实际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部门职责,着力构建统一领导、部门联动、协调有序的工作格局。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围绕渭南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聚焦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实施“渭南英才计划”,印发《关于实施“智趋华山、才聚渭南”英才计划的意见》等9个配套政策,形成了“1+9”的人才政策体系,强化人才政策的有效供给。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召开首届“智趋华山、才聚渭南”人才发展大会和“工业倍增”“乡村振兴”“创新发展”圆桌会议,聘请18位院士专家担任“渭南市人民政府高级顾问”;举办投融资“秦创原”路演活动,促进企业间交流对接;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并对获奖企业给予奖励,持续跟踪优质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叫响“智趋华山、才聚渭南”品牌。聚焦“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柔性引进国内知名专家教授;组织开展县级特色农业专家工作站申报评选工作,实施“三个一批”工程,引进一批专家人才,培养一批乡土人才,转化一批科研成果,充分发挥优秀农业科技人才引领作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兑现各项人才政策,对各类优秀人才进行走访慰问、体检疗养,协助解决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生活实际问题,大力营造尊才爱才重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引导人才队伍集聚渭南
夯实领导责任。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每年召开人才工作会议,研究相关政策、解决实际问题、部署重要工作。创新引才方式。聚焦渭南市人才队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引进专家人才。实施靶向精准引才,推进招才引智联络站建设,持续举办招才引智活动,推动各类优秀人才资源向渭南集聚。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做实人才专项培养提升计划。统筹抓好各领域人才培养;持续开展各类市级人才项目评选活动,推荐各类高层次人才参加省级人才项目(计划)评选。搭建人才平台。依托园区和企业等主体,协调抓好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加快市、县(市、区)人才市场体系和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才双向交流力度,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及时兑现相关人才政策,为高层次人才在医疗保健、配偶就业、子女入学、文化旅游、体育健身等方面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服务,让广大人才干事有劲头、发展有盼头、生活有奔头。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祖亮主持新闻发布会。记者王清摄
渭南市人才发展中心主任李炜介绍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情况并答记者问。记者王清摄
9月16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王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