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7月17日讯“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将是全球最大的数字经济体。”在武汉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家座谈会上,商汤科技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田丰先生表示东盟是中国最好的合作伙伴。据记者了解,今日全国各地知名专家及数字经济领军高管齐聚座谈会,就武汉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武汉如何抢占先机打造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新高地等议题开展研讨和建言献策。
“现在的东盟非常像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状态。”田丰表示,东盟的数字经济正在快速兴起,涌现出了一批例如五千亿美金的东南亚小腾讯等企业,这恰巧展现了东盟与中国非常强的数字经济关系。此外,他表示AI科研的合作非常紧密,例如商汤科技正在和新加坡的理工大学合作自动驾驶的研究,同时与其他的东盟高校有全球人工智能学术联盟,每年探讨研究有关课题。“东盟每个国家都有国别的特色,但也有共同的东南亚的历史文化。”田丰认为亚洲文化的相通性也让东盟与中国之间的交流更融洽,“举个例子,我们抗疫时期用了非接触式的AI测温,可能会有个人数据的隐私问题,但东南亚人民很快就能接受。”
同时,田丰也指出了合作中存在的三大挑战。首先,东盟市场有两亿多网民,但是整体的基础设施,尤其是跨国的基础设施发展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新加坡的基础设施非常好,有些国家电商送东西却非常慢,所以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对数字基础设施还是传统的基建都有一定的挑战,这也是中国需要做出努力的地方。其次,东盟的市场相对比较分散,缺少统一的大市场。结合武汉的特点来看,武汉本身就是中国大市场的中心位置,可以根据武汉发展建设的经验帮助东盟解决这个问题,建设东盟与中国的中心市场。最后,东盟的企业规模一直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缺少“领头羊”。中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工智能这个方面有很多的经验,可以帮助东南亚成长出一批大型企业。
关于武汉如何在合作中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田丰也提出三点建议:“武汉可以成为东盟的算力平台,帮助东盟实现人工智能的各种创新的应用,争取早日与中国保持同步发展。”接着,他表示可以以武汉为枢纽,建立东盟的科创交流中心,把中国的大市场对接给东盟的各种各样的科创企业、团队和人才,甚至举办一些大赛、会议等等,成为交流中心,也有利于中国的各种市场的代表企业能够飞到武汉来参加科技贸易。同时,武汉可以利用科技产业优势与智能制造优势,成为东盟产业链中的一环,甚至成为关键生态链。
(长江日报记者胡义华见习记者雷心蕊实习生戴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