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张歆、通讯员范媛)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近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各自优势以及专业领域的资源整合基础上,就低碳领域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培训及评价考核、“双碳”领域多学科研究、创新性合作等方面达成协议,并将共建碳排放管理员职业能力等级评价基地。
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年,我国启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今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这是当前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曾庆祝介绍,全国碳市场上线后,部分大型央企开始成立碳资产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也纷纷设立绿色金融、碳金融或生态金融等相关管理部门,这体现了市场主体对碳市场和碳金融的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双碳”工作存在巨大的人才资源需求,各部委也正着手构建服务“双碳”目标的人才培育体系。
随着碳市场的规模日益扩大,碳金融、碳立法、碳会计、碳监测、碳核查、碳定价等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双碳’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以碳质押业务为例,既要具备深厚的金融基础,又要有法学背景。”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中碳登”工作专班总监张杲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碳交易与碳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庄子罐介绍,从学科上说,环境经济学和碳交易领域的实践最为相关,在碳排放的核算、认证和评估等方面,学界已经有科研成果,但在碳金融领域,相关研究比较少。对于碳市场而言,高校的加入既能提供学术支撑,又能做好人才梯队建设,避免行业人才供给“断档”。
编辑:王会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