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利是江苏省医院神经内科首席专家、市科技创新领军人,南京医科大学连云港临床学院神经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脑卒中防治转化医学科技创新奖的获得者。出生在四川省南江县域的一个医学世家,从小就在家庭的熏陶下专注于医学,不经意间从医逾42年,年龄到六旬。
与何明利教授的接触,你能感知到他身上有济贫豪侠的英雄气质,有尊师重道、诲人不倦的儒雅修为,有激昂慷慨,抱负远大的正能量,有体恤患者、忠实服务于基层科学防治的责任担当。
“做人要以心换心,行医要积善成德”,这是他老父亲时常教导他的一句话,也成了他恪守一生的座佑铭。
记得年1月19日,何医生安排好科室工作正准备从连云港返回两千多公里外的老家过年,突然接到父亲的“幺儿,别回来,你过年了,那么多的病人咋个办?”听到父亲的叮嘱,何医生硬是取消了行程,不久后却传来了父亲病故的噩耗,此事成了他一生的痛!从此他更加勤勉自律,每年春节坚守岗位,一守就是19年。
随风潜入夜,时雨润兰香
何明利教授把对父亲和家人的孝和爱,化作对患者和乡邻的护爱之情。科室同事见他医患沟通能力强,问主任“有什么沟通秘诀指点?”何教授说:“我的秘诀就是换位思考,如果你真把病人当亲人,哪有亲人沟通不了的?”。几十年来凡是接受过他诊治的患者及其亲属都能体会到何教授的坦诚率真之爱心。
江苏省连云港市4县2城区万人口,农村居民占绝大多数。何明利教授是一名宅厚仁心的医者,不仅如医院诊室、急救室、住进病房的农村患者,更为患者因卒中所致终生残疾、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因卒中一贫如洗、家徒四壁而痛心疾首。
春回古桧花开杏,道咏元和天地通
从年至年,20年间何教授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团队探索新的诊疗技术和诊疗方案,改进了神经疾病的临床诊疗实践。
何教授在年“一例全身播散性结核尸检报告”在《四川医学》见刊后,年他发明的“静脉加压输液法”成为后来输液泵的起源;年他提出的“卒中后情感障碍与脑损伤体积相关”假设,后被学界研究证实;年他发现的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中“谷氨酸双峰释放”现象,成为再灌注脑损伤理论的初试证据;同年他率先研创的“犬自体血栓脑栓塞模型”,被众多学者借鉴采用;年他发现的“脑血肿减压效应”,成为“颅内血肿水囊置换引流术”的理论基石;年他首次改进的“正常成人脑波调制磁疗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欲见春风入杏坛,奎文阁上独凭栏
为了不断提高自身和团队科研水平,几十年来何教授一直坚持学习,阅读专著上百部,查阅文献过万篇,很少晚上12点前上床睡觉。随着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的提升,他的科研思路进一步拓宽,坚持科学研究、开展源头创新的意志更顽强。何教授年率先提出的“生物钟分子发条调控血压节律”的科学假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年这一研究成果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年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在他的引领和示范下,所在医院科技人才辈出,高层次科技成果递增,他的所在科室也荣入全国科技创新百强科室、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百强科室。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
年至年,是何明利教授作为高级人才被引进连云港,面对连云港脑卒中的高发态势,他把创新临床技术和诊疗方案服务的主攻方向,从诊室病房的个体患者及其家庭,转向到发现和解决区域性、患者群体共性、可大规模预防的高危因素、能早期诊治和预防干预措施的研究上。把科研方向转向防患于未然的国家重大脑血管疾病预防发病的系列研究、诊疗规范、综合防治策略及其示范基地建设上。何教授感慨地说,“走进每一位有卒中患者的百姓家中,我都感触颇深,那些长期瘫痪在床的村民们,那些因病致穷的乡亲们无不揪着我的心,感触难过之余,愈发坚定了我们坚持在农村地区开展卒中一级预防研究的意志和使命感。虽然调研非常辛苦,但一想到这有助于今后能科学严谨地发现更好地预防卒中的措施,和为乡亲们的身体健康尽一份最基础的贡献,心里总是热乎乎的。”
何教授在连云港市一院率先引进了“卒中单元”理念,规范脑卒中诊治规程;年他带领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防治需求,找准主攻方向,结合国家十二五重大创新科学计划立项的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在医院等全国知名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在连云港市多个社区建立起了“农村组织化卒中医疗体系”,开辟了我国农村脑卒中医疗与防治和科研联动管理的体制改革先河;年他带领团队积极参加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组织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工程”,使医院先后建成为脑卒中筛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年后,他带领团队把重心集中在防治我国居民高发的特色高血压,科学预防脑卒中领域,在江苏省科技厅和卫生厅立项的“缺血性卒中早期分时段阶梯降压方案”荣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
年1月9日,脑卒中一级预防转化应用项目组的牵医院的首席科学家霍勇教授和专家团队代表们,一起迈进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团队完成的“中国脑卒中精准预防策略的转化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项目主要参与者何教授激动地回忆道,“那是我这一生在卒中防治事业上达到的最高境界和荣誉。我们团队三十年如一日循证我国居民脑卒中高发的原因,从临床普通医生的个体视野,走上了为社区群体寻找解决方案的大医生视野;从科学理论创新的源头和国家战略高度上,突破了重大病因机制,以及卒中发病的高危人群和高危区域的防治难题。”
我国医疗队伍从来不缺埋头苦干的人,勇毅前行的人,何明利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他们悉心钻研,宵衣旰食;擒拿病魔,惠及黎民。他们的奉献精神和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的科技创新精神,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才俊们。
何教授在社区调研(左二)何教授与团队代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