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全省人才副中心城市奋力打响“智汇潇湘·才聚娄底”工作品牌
——娄底市人才工作综述
通讯员廖金姣李灿昱
金秋时节,恰逢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一周年之际,放眼湘中大地,处处洋溢着创新的激情,澎湃着创造的活力,活跃着创业的身影……
“人才新政36条”重磅出台;人才链长制不断释放人才能量;认定BCD类高层次人才余人;余套人才公寓全力推进;湘中人才集团蓄势待发;年,娄底获评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优秀城市,娄底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升级为“国字号”,新增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7家省级“小巨人”企业……
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先创优,需要更多人才勇立潮头。当前,娄底正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创新载体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奋进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高标准、高站位,全面部署人才工作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党管人才原则的核心要义,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4月14日,娄底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
4月14日,娄底高规格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向全市人民发出号召:奋力打造全省人才副中心城市,为建设现代化新娄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充分释放了市委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强烈信号。
“一把手”领衔,全领域压实责任。市委书记邹文辉亲自带队揽才,在北京举行“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春华学校落成典礼和附属涟源三一学校暨三一乡村教育研究基地揭牌仪式站台,部署开展“新春走人才、人才荐人才、人才走基层”活动并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政治责任持续增强,短短三个月时间,累计走访企事业单位余家,慰问专家人,访谈人才名,举荐人才人,“面对面听取人才心声,实打实共谋聚才良策”成为基本共识。
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形成“一盘棋”格局很关键。为此,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定《工作规则》,并在全省首开先河,组织开展市直成员单位党委(党组)书记抓人才工作述职评议,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值得一提的是,联系服务人才密集的部门和单位还根据自身实际设立人才办,形成专人联络人才工作机制。
布局已定,落子有声。各级各部门“闻令而动”,主动作为,吸引人才、关爱人才、服务人才的决心和力度前所未有。涟源市、娄星区、新化县、娄底经开区专门制定人才激励措施,安排万元至万元不等的人才专项资金;冷水江市出台“29条”人才新政,打造工匠之都、人才小镇、“候鸟之家”;市人社局开通“人才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市工信局、市人社局组织市内院校、企业举行校企合作人才供需对接;市科技局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收集近名专家信息,建立完善人才信息库和专家评审库;市住建局将人才公寓建设列为“一号工程”;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加强科技特派员选派管理;市总工会深入开展技能大赛;市科协推出《科问·娄底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群像》系列报道……
聚合力、勇创新,抓好体制机制改革
如何最大限度把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制胜一招。
娄底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纳入市委重点改革任务,先后推出“人才新政36条”以及专家工作站和招才引智工作站管理办法、资金管理细则等“一揽子”政策,从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以政策突破带动体制机制创新。
打通高层次人才认定的堵点。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共接受A、B、C、D四类高层次人才申报人次,E类后备人才申报人次。在此次认定中,出现了三个“特例”,即对涟钢郭德福、郑庆和闪星锑业金贵钟按照实际贡献在评定中予以升等,这一做法让青年人才连连叫好。
破解企业上市人才短缺的难点。针对高质量金融服务欠缺的现实难题,精准梳理企业金融需求,采取从金融机构引入专业人士挂职的柔性引才方式,对接省金融机构选派人员到娄挂职,指导市金融办遴选16名“金融乡官”到乡镇挂职,用专业化服务助力企业上市。
解除向用人主体放权难的痛点。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合力攻坚,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疑难杂症”。通过“一事一议”,为娄底日报社、医院多名高层次人才解决入编问题;医院成功引进杨吉军医疗团队,开创娄底使用ECMO救治危重病人先河,做到“引进一名人才,带活一个学科”;三天内完成55名优秀人才人事手续办理,顺利推动娄底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完成升专审核。
人才怎样用好,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娄底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把应该下放的权力坚决下放。去年12月,市教育局调整校园招聘政策,在发布“校招”公告时变“人社部门定期发布”为“用人主管部门机动发布”,最大限度缩短了人才入职手续办理时间,扭转了环节太长导致人才流失的被动局面。同时,统筹管理编制岗位,推进“县管校聘”改革,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
树品牌、引人才,千方百计壮大人才队伍
△5月22日,“智汇潇湘·才聚娄底”年度娄底市招才引智活动暨人才新政“36条”新闻发布在长沙举行。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5月22日,市委、市政府集结家用人单位、个引才岗位,在长沙举办“智汇潇湘·才聚娄底”招才引智活动,通过“直播带岗”“职场导购”等互动方式广发“招才令”,活动现场收到简历份,累计20万人次收看现场直播,一时间,“才聚娄底梦飞扬”成为人才口口相传的“热词”。
一年来,娄底坚持树品牌、引人才、催活力,各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犹如强大的“人才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创新实施“一村一定向培养生工程”,首届名定向培养生毕业奔赴农村;择优选派82名市直单位科级年轻干部到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