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一般来说,人事档案的部分内容,每个人都有参与,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过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但是最终形成的人事档案,自己是不能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一是个人不具有亲自查阅本人档案的权限;二是个人不具有人事档案的保管权限。三是人事档案的所有权不属于个人。实际上,很多人处于好奇,私自拆看个人的人事档案,这种做法将对个人造成严重的影响。下面结合问题,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局部的人事档案内容,个人都见过或参与过
人事档案记载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包括个人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培训经历、入党经历以及职务和职称等情况。比如:《职工履历表》、《自传》、《年度考核登记表》、《职称呈报表》、《毕业生登记表》、《入团志愿书》、《入党志愿书》、《奖励材料》、《干部任免审批表》、《劳动合同》、《体检报告》,这些材料都有个人应该都见过,而且每一样都需要个人参与填写,每一个信息的记录都源于个人提供。
小结:个人是人事档案材料的参与者,局部的人事档案内容,或多或少都是见过的。
二、整体的人事档案内容,个人不能亲自看
1.个人不具有亲自查阅本人档案的权限。根据人事档案管理要求,人事档案是有阅读权限要求的,且由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不是谁想看就可以看的。一般来说,负责保管人事档案的人应有2人,且均需是中共党员。一方面2个人可以互相监督;另一方面体现了人事档案客观性和严肃性的特点。
小结:个人想看到自己的人事档案,不能亲自查阅,只能通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来查阅的相关信息。
2.个人不具有人事档案的保管权限。根据《档案法》管理规定,人事档案的保管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人事档案一般应放在当地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中心、或者有党委的企业(如大型国有企业)、或者具有档案管理资质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来保管。
小结:人事档案不能放在个人手里保管,一方面个人不具有保管档案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个人篡改人事档案,防止档案造假。规避篡改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事件的发生。
3.人事档案的所有权不属于个人。虽然人事档案记载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但是它的所有权并不属于个人。它是企业或者国家对于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的记录,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方便企业和国家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比如:可以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参考;为人社局办理退休审核提供审批依据;为公证处进行遗产继承提供证明等等。
小结:人事档案的所有权不属于个人,属于企业或国家。它是对个人的人生轨迹的客观反应,能够为企业和国家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写在最后:
1.个人是人事档案材料的参与者,局部的人事档案内容,或多或少都是见过的。
2.个人想看到自己的人事档案,不能亲自查阅,只能通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来查阅的相关信息。
3.人事档案不能放在个人手里保管,一方面个人不具有保管档案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个人篡改人事档案,防止档案造假。规避篡改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事件的发生。
4.人事档案的所有权不属于个人,属于企业或国家。它是对个人的人生轨迹的客观反应,能够为企业和国家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5.如果个人私自拆封、查看人事档案,即涉嫌档案造假。将会影响个人职务晋升,甚至会给未来退休审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很多人企业缺乏档案管理意识,因破产或转制等原因,将员工人事档案丢失,导致很多员工无法办理退休。你认为,企业是否应该承担责任?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