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服务的核心是人才服务
强化人才管理服务保障措施
营造良好的
政务服务扶持体系
让繁盛的创新创业“梧桐树”
引来、留住“金凤凰”
时时铺路绝不添堵
大连人才政策驶上快车道
为越来越多的
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打开广阔舞台
也让更多
高质量人才创业项目落地生根
统筹推进大连市
“5+22”人才政策落地
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大连民营企业,主要服务于我国航空、航天、汽车等重点领域。随着企业高速发展,对算法架构等方面的工程师以及高水平产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大量增加。
▲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内景
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总监赵运宝说:
这些岗位都属于公司的紧缺和关键性岗位,长、中、短期都是非常需要的。
大连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积极统筹相关地区和职能部门加快人才政策落实,高效推进大连市“5+22”人才政策落地,对企业在招人、用人、育人、留人等方面,加大力度进行政策扶持。同时,大连市人才工作服务群、金普新区人才专员服务群、大连人社等便捷和畅通的人力资源服务渠道,也让企业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有效的人才政策和申报要求,从而推动人才政策评价待遇迅速落地。
▲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电机试验台电机扭矩测试
赵运宝说:
当企业了解到人才政策后,就可以按照组织流程进行申报,我们公司设置了专岗、专人来负责人才政策的获取、申报、落实、反馈等工作。
同时,作为大连市39家技能等级自主开展认定工作的单位之一、大连市28家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之一,能够自主设定标准认定人才,增加对人才的吸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保供起到了积极的帮扶作用。
截至年5月,科德数控在大连市“5+22”人才政策的支持下,共计有50余人次获得余万元的待遇额度,目前都在政策待遇享受期内。
为科技企业政务服务
打开“绿色通道”
位于高新区的大连优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光通信和光传感两大领域,专业从事高端光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辽宁省“专精特新”产品企业、大连市专利技术产业化试点企业。
▲大连优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优迅科技公司工作人员宋迪兴用“特别主动、特别热心”来形容今年以来政府部门的表现。他表示,现在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特别主动。比如在科技方面,国家对科技企业设置了很多扶持政策、认定标准和荣誉称号,然而企业并不是特别了解,也不知道如何申办。市科技局很多业务处室,比如高新技术发展处、区域人才处、成果转化处、规划平台处、审批办等特别热心,多次来到企业讲解,在评价认定办理过程中能够随时提供服务。这些做法让企业很安心,能够将更多精力专注于科技研发和生产。
宋迪兴说:
特别是我们在进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高企证书更名工作中,市科技局开辟了绿色通道,简化工作流程,推行容缺办理机制,为企业下一步上市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不接触”“零跑腿”
创新职称评审线上模式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职称答辩工作的需要,大连市人社局积极探索职称评审“线上答辩”新模式。
专业技术职称是我们职业发展的‘通行证’,能够用这种‘无接触式’线上评审模式进行面试答辩,不用从工作地大老远赶到评审现场,为我们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张成阳是大连市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员工,主要从事建筑施工相关工作。去年因为疫情原因,他计划参加的高级职称评审被一再推迟。
年,按照相关要求和部署,大连市人社局、市住建局积极落实大连市委市政府“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找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在开展工程系列城乡建设行业高级职称评审环节推行“无接触式”线上专家评审模式。
▲“无接触式”线上专家评审现场
面试答辩使用视频会议软件进行,答辩人员通过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设备,在本地固定独立空间登录网络答辩室即可进行答辩。虽然答辩过程“搬到”线上,但流程标准不变、程序严谨规范,采用录屏、摄像“双录像”的方式,同步录制答辩全过程画面,确保职称评审全过程公平公证、有据可查。
本次工程系列城乡建设行业高级职称评审涉及专业技术人员为近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4月25日,通过采取远程视频答辩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名高级职称参评人员完成了线上答辩,评审例会圆满顺利完成。按照辽宁省职称工作有关规定,评审通过的专业技术人员将获得省统一颁发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服务下沉”
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各级政府对回国创业者的支持和关爱,让我归属感满满。
年,作为辽宁省首批“十百千高端人才”留美科学家赵静博士怀揣科技报国梦想来到高新区,令人惊喜的是,她的创业方向和梦想恰好与这里的产业政策不谋而合。
▲赵静带领团队在实验室进行工作
很快赵静博士创立了大连知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领团队驶入绿色生物基新材料的新“赛道”。从政策对接到人才培养孵化,从项目转化到资金扶持,赵静博士坦言均得到了高新区“下沉式服务”的支持,让企业在创业之路上“轻装上阵”、稳步发展。
赵静博士欣喜地说:
科技创新离不开高层次人才,在高新区三创中心的牵线搭桥下,我们先后获批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从海外、中石油系统引进高层次人才4名,创新团队中80%以上为研究生学历,公司成为我国油气开发细分领域中较有影响力的绿色生物基新材料的研发基地。
在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下,近年来,赵静博士率领研发团队高效开发出百余种微生物制剂、酶制剂、绿色化工品、环境污染修复制剂及油气开发一体化技术体系,快速实现产业化,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以高层次人才为牵引,全力推进引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高新区用政策、环境留人,重点吸引关键领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到园区创业,带动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实现“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
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