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团圆夜,守护初心时。临近虎年的奥密克戎疫情汹涌袭来,牵动了每一位杭城市民的心,为了尽快打赢抗疫战争,让人民群众安心过好年,市人社局人才中心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全体干部职工争先恐后,主动请战,迅速组建起一支初心火热的抗疫战队,到疫情防控区滨江区长河街道竹山社区和所在地社区支援一线防疫。
在寒冷的雪夜里,在凛冽的冷风中,一道道坚定而温暖的雪白身影,始终守护着每个楼道,每位住户的切身安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动人宣言,在最冷的时节守候着即将到来的春暖花开。
班子成员先垂范抗疫头雁挺在前
行动是最好的示范。市人才中心党委班子成员作为全中心的“头雁”,义无反顾带领激励着全体干部职工投入到疫情防控战中,以饱满的热情架起了抗击疫情的主心骨。
党委书记钱斌亲自研究、亲自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既从严要求抗疫为民的责任担当,又给予一线同志充分的关爱和保障。副书记严红霞半夜领命,迅速牵头落实疫情防控服务,又带队前往一线慰问,把抗疫同志时刻记在心里。党委委员熊伟第一时间到居住地社区报到,穿上红马甲,抢先当起了“守护员”。党委委员苗霞主动到社区化身“采购员”“服务员”,让居家隔离的群众在除夕夜依然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党委委员祝国群还在术后恢复期,但仍然主动要求将服务时间安排在除夕,要求换下老同志。党委委员应朝勇年前母亲刚动完手术,但大年初一毅然带队奔赴一线,在寒风细雨中坚守到深夜。
群雁高飞头雁领。在“头雁”的示范带动下,中心抗疫战队团结凝聚成一股绳,为守护群众健康逆向而行,在寒冬中筑起一道温暖的抗疫防线!
退役不褪色抗疫再冲锋
黄文斗、张剑、吴轶、赵侃臻、徐享、鞠伟等同志,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转业军人,在抗疫号召来临时,他们都作出了相同的选择,以“保家卫国”的斗志积极投入战斗,时时刻刻展现着“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黄文斗是一名老政委,虽然年事渐高,他仍然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凌晨零点应召而动,从早上五点半开始,就在寒风中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一整天下来,许多年轻人都叫苦不迭,作为60后的黄文斗却从不叫苦叫累。他只是说:“如果有需要,就给我打电话!”
徐享去年刚从军队转业,“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是他的座右铭。他总说:“国家需要我,我就要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新杭州人,他已经三年没有回湖北与家人团聚了。今年春节把3岁的小孩交给父母照顾后,他毅然选择在杭州参与抗疫工作。大年初一,徐享顶风冒雨在白马湖社区为居民服务,从下午一直守到深夜,让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丝丝温暖。
哪里有危险请让我先上
“请让我先上,我有经验!”在凌晨接到防疫的紧急任务后,王坚铭不顾老伴的疑虑,主动请缨先上一线支援。担心一线防控人手不够,4点不到他就起床准备,5点不到就到达了集合点。此时正值杭城最冷的时节,室外气温已是零下,但是刻在他骨子里的那份执着,并没有让他有一丝的退缩。“2年前我是第一批抗疫。这一次,我也不能落下!”在王坚铭同志身上,我们又感受到了那份难能可贵的坚守。
无独有偶,在竹山社区防控最危险的南门,也有这样一个身影。“守好这个门,就是为大家守住一份安宁。”蔡峻同志话不多,但在任务面前却一点都不拈轻怕重。南门是小区唯一的出入口,也是小区密接者去集中隔离的转运中转点,蔡峻值守当天,就出现了3例新增疫情,他配合社区人员做好了一大批集中隔离人员的转运。疾风知劲草,苦难炼真金。守好这个门,也是守住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大”稳才能“小”安
每一个逆险而行、迎难而上的身影背后,是“舍小家、保大家”的博爱情怀,他们放弃休假、放弃团圆、放弃陪伴,只为守候那终将到来的春暖花开。张洁是一名50岁的老党员,也是中心第一位冲在防疫一线的女同志。当防疫号召发出时,她的爱人已经在街道一线工作连续几天未归,家里婆婆住院,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然而她只说了一句“我去吧,家里我会安排好”,便将小家放在了大家的后面。在隔离区,她为居民发放物资、传递讯息、劝返住户,看似简单的工作做起来并不轻松,连续两天10多个小时的服务,张洁不说一声苦、不喊一句累。一位老妇人看到她在雪地里跺脚,坚持要送一双新袜子给她穿;单位同事体谅她的难处,主动请缨换下她,她都婉言拒绝了。“防控区的居民必须管好,服务提供好了,他们也就安心一点,多少能让这个年过的暖一点吧。”这就是她的心里话。
谁没有“小”家,但是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姚传岭是与张洁同一批“上岗”的志愿者,穿防护服不便上厕所,姚传岭连续两天值守滴水未进。居民不理解,他就一遍遍解释最新的疫情形势和政策,帮着居民取快递、送东西、发物资,用最实际的行动,把想外出的居民一个个劝回家。“虽然我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在抗疫最前线治病救人,但我能尽职尽责为社区分担一点管控压力,哪怕是提供很小的帮助,也能为防疫贡献力量!”和他们一样,本想着春节期间好好为家人们做几顿饭的王法慧,在接到抗疫任务时,也毅然领命出发。“我不会开车,家又离得比较远,不能耽误大家呀!”王法慧的“上岗”时间原本是年初一,但是她怕年三十会缺人手,做好了时刻出发的准备,为单元楼把好关、值好夜成了她在这个春节的头等大事!难得回家的儿子没见几面,全家的饭菜也都是简单对付,她说,“跟抗疫比起来,过年吃简单点算什么!”。
疫情当前,使命在肩。正是有无数这样的“小家”默默奉献,成为了打赢这场防疫战斗的一块坚实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