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贤若渴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首次走进高校延揽人才。11月29日下午,在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内十分热闹,不少慕名而来的应届毕业生怀着期待的心情挤满了会场。而在稍晚一些的12月7日,该宣讲活动还将走进北京大学。两场推介会,共有来自通州区的37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预计提供岗位近个,引聚更多有理想、有抱负、有才华的优秀毕业生人才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工作。这些岗位主要围绕城市副中心建设急需的经济金融、生态环保、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区域规划、城市管理等领域,主要面向的专业也较为广泛,涵盖经济类、建筑类、土木类、设计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环境工程类、法学类、管理类等相关学科类别的毕业生进行招聘。
下午15时,清华大学的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内座无虚席,后排还站了里外几层,不少学生选择站着听完全程宣讲,并仔细阅读着“彩虹计划”通州区高校毕业生招募简介。一部《打造无愧于时代的千年之城》的通州城市建设宣传片为现场带来了小高潮,短片从城市整体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海绵城市、森林城市、人文城市等方面全方位地生动展现了通州区未来的发展前景,获得了在场学生的热烈掌声。随后,通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韦江现场作了《放飞梦想,城市副中心等你来》主题宣讲,从“空间”、“机遇”和“舞台”三个方面,为现场学子分享了日新月异、求贤若渴的城市副中心,衷心期待优秀人才在副中心绽放青春、一同进步。活动现场还邀请了目前在通州区任职、毕业于清华的博士校友们分享在通州的工作经历和故事,包括新成立的潞源街道工委副书记刘鑫、团区委书记林正航、梨园镇副镇长张远月、张家湾副镇长张弘、城管委副主任张逢等。
短暂的宣讲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带着自己的简历来到了一旁的展台区域,与各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的现场咨询。地方虽然不算太大,热情的学生们挤满了大厅,秩序却十分井然,展台分列两侧,学生们排起了长队,耐心等待。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住建委、发改委、民政局、水务局等区属委办局以及通投公司等企业较为热门,而另一侧各乡镇基层岗位的展台前则略显冷清。学生们咨询的内容大多以工作内容、岗位要求、福利待遇、落户政策等为主。
据通州区组织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招聘推介会是通州区招幕培养青年人才工程“彩虹计划”的开端,也是首次尝试在招聘前走进高校,与应届毕业生们面对面地开展咨询与交流,主要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年全日制本科以上的应届毕业生,且能够在年7月31日前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虽然仅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设置两场推介会,但面向的不仅只有这两所学校的生源,其他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也可就近参加。
对于应聘成功的毕业生,通州区将提供优惠的相关政策。包括:非京籍生源落户政策,为符合进京条件的非京籍生源毕业生解决进京户口;人才住房政策,按住房保障政策优先申购共有产权住房,优先配租人才公寓或人才租赁住房,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人才奖励机制,定期组织开展“通州青年英才奖”评选工作,获评人才可以获得资金奖励,并享有优先被推荐参加市级以上人才工作奖项的权利;医疗保障措施,按照通州区高层次人次认定标准,医院,为优秀人才做好体检、诊疗和健康咨询服务工作;组织跟踪培养,凡通过此次选聘会,经参加考试到通州工作的毕业生,都将纳入到通州区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并提供全方位的入职服务。入库人员将作为通州区区委的重点培养对象,优先推荐参与国家、市区重大活动和重点任务,适时选派到中央国家机关、市级部门和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帮助指导做好职业规划,并有计划地安排多岗位历练,确保优秀人才尽快成长发展。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可心通讯员刘炜
编辑:刘杰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