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大雪纷飞之后,湖南很多地区又迎来了近10天的阴雨连绵。泡在凄风冷雨中等晴天,太阳还在路上,流感却已率先来袭。
在湖南省会长沙,观潮君注意到,人们“斗流”医院。据1月9日红网报道,无论在挂号收费窗口,还是在候诊室,医院、医院、医院都人满为患。
能引发脑炎的流感不可小觑,医院自然成了很多人的选择。相应的,乡镇、农村(社区)医院在关键时刻被病人抛弃,有不得已的苦衷。
站在病人的角度来说,医院的医疗人才和设备都有保证,他们肯定不会舍近求远,医院排队等到哭的罪。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中明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如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善于提建议、帮百姓解难题的湖南省人大代表们,就向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了9件有关基层医疗发展方面的建议。
一年过去了,建议办理迎来可喜成就:湖南省卫健委、省编办、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医保局近日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观潮君细读通知中的14条政策措施,眼前一亮,好家伙,都是“干货”!
医院彻底吃上财政公粮
医院在被病人抛弃之前,医疗人才已将其抛弃。医院坐诊,病人就很难上门看病了。
基层医疗机构为何留不住人才的心?
原因之一,就是收入没保障。那些经历艰苦学医若干年、有理想有抱负的医疗人才们,走入社会后渴望被尊重,也希望干的工作有一份好的收入保障来体现自身价值。
为了保障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的收入,通知第1条,就明确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公益类事业单位,实现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供给,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挥公益性、调动积极性。
这一条的重要性,很多人可能不懂,医院编制内人员来说却是一个大大的惊喜,他们将和公务员一样彻底吃上财政公粮。
然而,医院都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那些属于公医院,还有一部分收入要靠自身效益,受市场影响。
医院医院,所辐射的地域和人群不广,看病的人不多,来自市场的收入有限,医护人员的收入也会不稳定。现在明确为财政全额供给后,人员经费和运行经费就有了保障,对人才的吸引力就会提高。
优秀医疗人才在医院有机会拿高薪
尽管有了编制保障,但优秀医疗人才不会只能拿“死工资”,通知提出通过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定机制、推出绩效工资政策、设立岗位津贴等措施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一句话,只要你优秀,就有机会拿高薪。
评职称方面:
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经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人员,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合格后直接聘任。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取得中级职称后在贫困县农村基层连续工作满10年的,可经职称评审委员会考核认定,直接取得副高级职称。
绩效工资政策方面:
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当年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扣除成本(不包括人员经费)和提取各项基金后的结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增发单位当年的奖励性绩效。对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可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
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保障发放基本工资的前提下,在核定的总量内自主确定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方法,自主确定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贡献突出的医务人员倾斜。
岗位津贴方面:
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实际需要,在奖励性绩效工资中设立加班补助、值班补助、夜班补助、下乡补助、有毒有害补助等子项目,作为单位内部绩效工资发放项目。
政策对这些人“开绿灯”,
进医院不需参加招聘考试
有了这么好的条件,相信很多人看了以后会动心,想知道医院如何招聘人才的。
通知提出改进人员公开招聘办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卫生技术人员达不到开考比例的,可降低开考比例,或不设开考比例划定合格分数线。
政策对那些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或卫生技术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或全日制医学本科(含本科)以上学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需紧缺人才“开绿灯”,可由县级卫生健康部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采取直接考核方式进行招聘。
在人员编制上,规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标准为每千服务人口配备1.4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标准为每千服务人口配备1.0人。自年起,利用3年左右时间,集中补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并要求按照有编即补的原则优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需求。
在财政供养人员整体缩编的大环境下,基层医疗机构编制能得到优先保障,从一个侧面反映该项事业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体现。
中招流感不要急,医院解决它!
“符合规范转诊要求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转住院的,累计计算住院起付线;向下转诊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的,取消住院起付线。”通知对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