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加快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新格局-福建日报数字报
▲医院荣获第五届“县域医疗榜样力量”——学科发展卓越奖。
东南网6月2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林重庆王志敏刘龙海)“组建中医联盟实现协作共享”的经验做法被收录进《医改蓝皮书:中国医改发展报告()》《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典型案例()》;“组建中医联盟实现协作共享”和“信息化助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入选世行贷款医改促进项目(中国)典型案例;先后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福建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示范区”等称号……
以上医药卫生领域的系列荣誉均出自著名茶乡福建安溪。这些代表性殊荣,是安溪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的一个缩影。
自综合医改工作启动以来,安溪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医改和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以建设适应现代化中等城市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为目标,立足自身实际,深挖痛点、堵点、难点,列清单,挂战图,锐意改革,破障立制,攻坚克难,坚持“三医”系统协调联动,切实加快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新格局步伐,推动医疗服务模式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县域综合医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安溪县深化综合医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行“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有益探索。围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建设目标,安溪县以诊疗信息共享、慢病管理中心为依托,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联动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全方位跟踪、全周期服务、网格化管理的健康管理体系,精心构建的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惠及安溪上百万茶乡人民。
做好顶层设计
强力推进医改夯实发展后劲
安溪县启动综合医改工作后,坚持党政主导、“一把手”挂帅,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县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医院管理委员会主任,直接领导、统筹推进医改工作,常态一线办公、协调解决医疗发展问题;定期不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深改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医管委会等有关会议,研究医改有关事项。县政府一位领导统一分管医疗、医药、医保等“三医”部门工作,研究和协调解决医改推进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确保医改任务及时、高效落实。
进行综合医改,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安溪县启动综合医改后,对涉及医疗卫生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措施和方法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先后出台相关文件50多份,明确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财政投入、医院布局配置、功能定位、人才培养等内容,从制度层面保障医改工作扎实推进。
对医改工作,安溪县明确财政投入机制,坚持重点保障,夯实发展后劲。“十三五”期间,安溪县全面保障医疗单位基本建设、医疗设备购置、人才培养、人员经费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支出,县财政累计投入15.40亿元,比“十二五”期间的6.84亿元增加8.56亿元,增长%。
安溪县加大基础建设,医疗资源提级扩容明显。“十三五”以来,安溪县投入12亿医院门诊医技大楼、县妇幼保健院迁址重建等19个医疗公建项目,比“十二五”(3.41亿元)增长%,年床位数张,比年的张增加张(增长65.8%)。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安溪县还将投入25亿元用于医疗公建项目建设。目前,投资达20亿元、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的福建中医院(医院城东院区)正在抓紧推进中。
在升级医疗设备方面,安溪县投入3亿多元添置医疗设备,共有百万元以上医疗设备67台,大型医疗设备台数位医院前列。
同时,安溪县积极化解历史债务,为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扫清障碍。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历史欠账较多的问题,安溪县组织对医疗机构历年债务进行逐一梳理,用三年时间(—年)化解了基层医疗机构债务及历年亏损万元。
坚持人才至上改革用人机制破解人才困局
医疗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综合医改工作启动以来,安医院人员控制总量管理、落实用工单位用人自主权、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事薪酬激励制度、建立乡村医生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等措施,吸引了省内外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实用型人才纷至沓来。
年,安溪县制定人员控制总量管理等政策文件,医院实施编制使用备案制管理,招聘人员不受事业编制限制。医院床位比核定人员总量,医院在核定总量内自主公开招聘。
“新招聘人员除不使用事业编制外,在薪酬待遇、职称评聘、‘五险一金’、进修培训、奖惩等日常人事管理方面参照事业单位有关规定执行,人事档案由县卫健局管理。政策实施以来,医院人员编制从个增加到个,极大地缓解了医院人员编制不足问题。”安溪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谈道。
安溪创新启用人才编制“备案制”管理以来,已招聘医学硕士毕业生人,比实施前硕士医学人才存量(21人)增加98人,柔性引进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杨叔禹教授等26名高层次人才。全新用人机制的启用,让安溪医院人才招聘实现了“全职引进高层次医学人才”和“全职引进博士毕业高学历人才”两个首次突破。
安溪的人才引医院医技水平,还推进了相关学科建设,心脏介入、脊柱外科、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等从无到有,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项,填补了多项医疗技术空白。
人事薪酬激励制度的完善是安溪医疗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一方面,灵活岗位竞聘,实行院长年薪制。采用竞聘上岗方式面医院和医院院长、面向全省选拔11家基层试点单位院长并实行院长任期绩效年薪考核,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兑现院长年薪;另一方面,落实“两个允许”,提高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医院工资总额管理、核定办法等薪酬制度改革文件,工资总额控制在本县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倍以内。医院在核定的工资总额基础上,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体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倾斜临床一线、薄弱学科、支援基层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等。
安溪县实施“千百十”人才培养计划(培养20名学科带头人、百名骨干人才、医院管理人才、千名基层适宜人才)两年多来,先后选派医院进修培训,培养出来的人才或成为某一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或带领团队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
据统计,年,安溪县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人,比年增加人,增长24.60%;医师数由年的人增加到年的人,增加人,增长20.97%;护士数由年的人增加到年的人,增加人,增长82.99%;千人均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1.66人和2.22人。
组建“1+2”总院上下联动持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在新医改大潮下,建设县域紧密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组建“总医院”是一种趋势。在进行综合医改时,安溪县创造性推出了“1+2”总院模式。
安溪县借鉴各地“总医院制”建设经验,结合“互联网+健康”,投入1亿多元,探索创建由全县39家医院加入的“云总院”,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云总院”之路。
“云总院”有何特别之处?在人员身份、法人代表、机构性质“三不变”的前提下,安溪“云总院”以县域医疗卫生信息一体化平台为支撑,以县域医疗技术服务中心和专科联盟为纽带,构建县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全县医疗卫生单位“总院式”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实现群众少生病、更健康的目标。
安溪“云总院”于年7月启动建设,这一县域医疗卫生信息一体化平台,整合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医院管理等模块,建设“一个数据中心、一张数据专网、五大应用系统”,通过统一数据管理平台、统一便民服务模式、统一检查结果互认,构建覆盖全县24个乡镇的县域医疗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县域医疗卫生资源互通共享、便民利民、方便行政监管。
安溪以“云总院”平台为抓手,实现电子就诊卡申领、县域统一预交金通存通用管理、县域预约挂号管理、县域门诊/住院记录查询、县域检查/检验查询结果共享、急救报警统一使用功能,患者可以手机就诊、节约检查检验费用以及对自我健康管理。截至目前,已有94.1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