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东宝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为各类人才在东宝创新创业提供最好平台、最优服务,形成各类人才与东宝共筑梦想、共创未来的良好局面。
完善体制机制
让人才有依靠、受尊重
“以前我们办理证照申请、人才补贴等事项不知道找哪个部门,耗时长、成本高。现在东宝设立了‘宝正好’服务窗口,企业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还能享受上门服务,确实便捷迅速。”荆门弘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人事经理姚跃说。
为把东宝打造成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沃土,东宝区扎实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先后进行6次专题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堵点问题48个,全面梳理整合住房、招聘、培训、公共服务等优惠政策4类19项;设立“宝正好”服务窗口,开通服务专线,24小时受理各类人才的诉求。
东宝区还积极引导用人单位搭平台建载体培育人才,全区累计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7个、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同时,投资万元建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目前已入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8家,先后引进高层次人才24人,为企业招引高校人才名、技能人才名。东宝区每年还举办企业家大会,表彰优秀民营企业家和各类优秀人才,切实让人才受尊重、有尊严、显价值。
推行安家计划
让人才有地位、留得住
“仅年,区委组织部就为我们招引硕博人才62人,发放硕博研究生安家费万元。还为新引进合成氨项目的负责人潘进平等制订了个性化的服务方案,让他们沉下心来研究新项目,为我们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动力。”
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职业发展专员全媛媛说,为支持企业发展,东宝区委组织部为潘进平兑现发放个税补贴元,为空分工段负责人苏静解决子女转学入学问题,目前该项目建设顺利,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近年来,东宝区持续推行园区安家计划,倾心打造安居乐业的人才发展“生态圈”,让人才在东宝感受到“家”的氛围。坚持优质资源向人才倾斜,以成本价提供人才住房套、人才公寓套;投资1.16亿元,高标准建成长宁实验学校,帮助园区人才子女就近入学。
同时,开辟职称评定“绿色通道”,严格兑现各项政策。截至目前,有人获得初级职称、34人获得中级职称;共发放各类补助奖励资金.9万元,惠及人才人次,18人申请并享受国务院、省政府津贴补助;推荐12人获评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5人获得“荆工巧匠”荣誉称号,8家工作室获得区级及以上表彰。
坚持以用为本
让人才有舞台、干得好
“公司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工匠工作室,组建了以专家教授为核心成员的创新团队,每个重要岗位有1—3名技术拔尖人才和2—5名技术骨干,充分释放了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湖北天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资美勇说,目前该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31件。
湖北天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是东宝区用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宝区围绕重点领域、行业和项目,大力推进“双招双引”,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年,全区4家企业荣获省级科技创新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4项,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5.54亿元,连续10年被评为“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区”。先后通过创业人才招引项目69个,总投资额.8亿元;通过招商大使招引项目46个,总投资额.5亿元。
东宝区还围绕乡村产业,选派科技特派员名、认定农村实用人才人,以人才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目前,全区有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36家、新型经营主体家、“荆品名门”标识授权农业企业10家、“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31个。
同时,通过“拉练观摩”“项目擂台赛”“龙泉大讲堂”等岗位比武和能力提升活动,积极挖掘并引导一批人才到重要岗位发挥才能、服务发展。先后推选名人才投身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营商环境等建设事业,促进全区改革创新成效不断显现。如今,人才成为了东宝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驱动、最强引擎。目前,全区人才资源总量已达人。(陈涛云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