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风行桑田有好茶一枝独秀桑叶茶
TUhjnbcbe - 2021/1/27 17:12:00

桑田不种茶,但桑田产好茶,这茶叫桑叶茶。

茶叶是树叶,桑叶也是树叶,茶叶可养生,这桑叶也是药食两用,制成茶也是一味好茶。

孔阿妹在桑茶开发道路上走了十年,一路艰辛一路歌,禾欢牌桑叶茶年被评为浙江省农产品金奖,不仅行销国内市场,还远销到日本、美国等地。原来弃之田头地角的桑叶成了养生保健的妙品。

李时珍对桑做了至高无上的赞誉:“桑,东方之神木也。”桑叶除了养蚕以外,也是一味中药,只是喂蚕要嫩,入药宜老。传统中药处方中的霜桑叶或冬桑叶,就是经霜打后采收,加工而成。桑叶的名方有辛凉轻剂桑菊饮,发热、头痛、咳嗽或咽喉肿痛,一吃就灵。《丹溪心法·盗汗》阐述:“青桑第二叶,焙干为末,最止盗汗。”明末清初的名医傅青主赞道:“桑叶为收汗之妙品。”桑叶只是传统中药的一味,需要熬着吃,而没有像茶叶一样可以随泡随饮。

年高中毕业后,孔阿妹到杭州中草药研究所从事配药工作。有一天,她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黑海附近有一个长寿村,村民平均寿命岁,最高的竟达岁,经科学家考察,当地遍植桑树,村民祖辈食用桑果和饮用桑叶茶。无独有偶,莫斯科附近的亚沙巴赞山区也遍植桑树,这里的村民也食桑果、喝桑茶,不少老人活到了岁。这让孔阿妹想起,老家磐安山区不少地方有种桑养蚕的悠久历史,制作桑茶原料不缺,但缺生产技术,如果能把桑叶开发成随身携带的茶饮料,药乡磐安就能多一种养生保健的新品。

工作之余,她查阅医药典籍中关于桑的药用价值,有了许多惊喜的发现。一棵桑树的桑叶、桑葚、桑枝、桑白皮都是中药材。桑叶素有“神仙草”的美誉,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为“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本草纲目》载:“桑箕星之精神也,蝉食之称文章,人食之老翁为小童。”桑叶药性甘、苦、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的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等症。现代医学实验证明,桑叶的粗蛋白含量占总干物质的23%,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4.9%,有利于人体吸收利用,桑叶具有类似人参的补益和抗衰老作用。桑叶内含有一种叫做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生物碱,可明显抑制人体血糖值的上升,降糖效果明显,还含有植物甾醇,具有抑制胆固醇的生化合成作用,桑叶中的γ-氨基丁酸还具有降血压的功能。近年来研究证明,桑叶含有*酮类化合物、酚类、氨基酸、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具有良好的护肤美容作用。

年,孔阿妹回到磐安在“江南药镇”做起了药材生意。一有时间就走进桑田,接触桑树,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桑的生长习性和资源状况。桑树生长快,适应性强,抗寒,抗旱,抗污染,抗病虫害,耐剪伐、产量高。新渥、冷水、仁川等地大量种植桑树,桑叶是桑树的主要利用物,每年可摘4—10次,桑叶大都废弃在田头地角,桑树副产品开发不够。孔阿妹深知,磐安生态环境好,土质好,桑叶营养价值高,患“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不断增多,因此决定挖掘桑叶的潜在功能,开发桑叶茶等桑类食品,在药乡闯出一条健康养生的新路子。

投入一个全新的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很多,付出的时间和心血也超乎常人的想象。孔阿妹是位执着而又坚定的山妹子,一边虚心向专家学者求教,一边不断摸索桑叶茶的制作技术。她仔细观察和比较了采自各地的原材料,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口味和功效差别很大。生态环境好、种在山坡里的桑叶比环境质量差、种在大田里的原材料要好。春夏采摘的嫩叶品相好、口味鲜爽,但有效物质含量略低。经霜后入冬时采摘的桑叶,有效成分较高。孔阿妹专门确定了无农药残留,无病虫害的桑叶定点供应基地,从源头上确保桑叶茶的品质。为了做成桑叶绿茶、桑叶红茶,她与技术人员一起反复尝试杀青、松包、挤压、成形、烘干等工艺,屡败屡试,锲而不舍,终成正果。杀青时火候、温度、时间的精准掌控,松包挤压根据叶片的品种、厚薄来决定,烘干过程采用间歇性变动方位的方式,使桑叶茶得到充分有效的烘干。这一系列看似简单,实质艰难的技艺,让她占领了市场的制高点。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形似龙井的桑叶绿茶,形似正山小种的桑叶红茶,形似铁观音的冬桑茶,还有各种拼配的桂桑茶、菊桑茶、桑叶枸杞茶、桑叶抹茶等不断推出,载着“禾欢”桑叶系列产品的“青之舟”驶向广阔的市场海洋。

在漫长的农耕文化发展史上,蚕桑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文人墨客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与蚕桑有关的诗词佳句。早在春秋时期,《诗经》中就有蚕桑的记载:“隰桑有阿,其叶有难。”“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反映了当时植桑养蚕的情景。魏晋陶渊明在其《归园田居》中写道“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描述了清宁淡泊、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长期以来,“天下以农桑为本”“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吴越一带有俗语:“吃饭靠种田,用钱靠桑蚕”“上半年靠蚕,下半年靠田”,说明桑蚕与百姓生活息息相连,即便是百姓的日常中,“但道桑麻长”“把酒话桑麻”,桑也是谈道最多的话题之一。时至如今,关于桑的保健话题又成了热门,桑叶、桑葚是国家卫健委发布在药食同源名单上的中药,它们既有药物的治疗作用,又有食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古老桑树正为人类健康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在“青之舟”农产品公司,孔阿妹给我们冲泡了一杯桑叶茶,杯中的桑芽采自清明前,冲泡前扁平翠绿,色泽光润,冲泡后芽叶舒展,汤色*亮。新鲜的桑叶吃起来有涩味,加工后的桑叶茶喝起来无苦无涩,回甘清甜。除了桑叶茶,她还开发了桑葚干、桑葚酒、桑葚膏等,使不易保存的桑葚果成了人们可以常年食用的保健果。她还谋划着把桑枝和桑白皮也开发成无需蒸煮只要冲泡的健康饮料,让桑更好地造福于民众。

晋·葛洪《神仙传·王远》载:“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仙人麻姑自称三次看见东海变成桑田,后人用“沧海桑田”比喻世道变迁或人生短暂,传说中不言稻田、麦田、棉田,而只说桑田,反映了人们心目中的“桑之重”。“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在古代,通过植桑养蚕,得到轻便柔韧的丝帛,进而有了华美的服饰。曾几何时,穿着绫罗绸缎是一种富贵的象征,属于贵人和富人的专利,对于老百姓却是一种奢望。随着时代的进步,男耕女织的艰辛已成为历史,穿暖穿好已是寻常,“桑之重”已从它的丝织功能转移到它的保健功能。

孔阿妹从《本草纲目》“桑之功最神”的记载中获取灵感和智慧,在桑园中育制出好茶,为药乡磐安增添了养生保健新品种,用仁心秉持“桑之重”,用匠心演绎“桑之功”,通过多年打拼,桑茶市场越来越大。“一辈子专注一件事”,她心心念念的是如何继续改进桑叶茶的制作工艺,如何让桑树更好地造福民众健康,让“桑之重”“桑之功”在磐安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断传承延续。

小贴士

1.凉拌桑叶:选嫩桑叶若干(去柄),洗净,切丝,焯水后过凉,沥干水分,加入盐、味精、蒜泥、香油等,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2.桑叶面点:选取桑叶若干,经清洗、烘干后,研磨成细粉,以5%左右的比例添加到面粉中,可制作桑叶馒头、桑叶面条等面点。

3.桑叶炖豆腐:取腌猪蹄洗净切块,豆腐切成方块备用。桑叶洗净浸泡后,加水煮1小时,滤出桑叶水。将豆腐、腌猪蹄放入锅中,倒入桑叶水,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小时即可。

一纸风行你我同行

开启一趟磐安人文之旅

作者:陈新森

编辑:陈蓓蓓朱啸宇陈欣瑜

审稿:胡东平

签发:孔云生

微风徐来成风化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风行桑田有好茶一枝独秀桑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