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
气/温/升/高注/意/避/暑大暑是二十四节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今年7月22日为大暑,大暑相对小暑,顾名思义,更加炎热。大家都知道“热在三伏”,大暑正值二伏前后,经常会出现高温天气。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阴阳转化的自然规律。这个节气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大暑期间,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大暑的地方民俗大暑节气的民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大致分为两种:饮食方面,大暑节气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广东、湘东南地区流行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的谚语。仙草即“凉粉草”“仙人草”,为药食两用植物,茎叶晒干后可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也叫凉粉,是一种类似龟苓膏的甜品,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因此被誉为“仙草”。浙江台州椒江人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习俗,部分地区也有老年人吃鸡粥等习俗,谓能补阳。有些地方则有大暑吃羊肉的习俗,像山东鲁南地区在大暑节气要喝“暑羊”(即喝羊肉汤),徐淮地区伏天要吃羊肉等。《销夏》唐/白居易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大暑的养生食疗1
乌梅陈皮茶
材料:烟熏乌梅10克,生山楂10克,甘草10克,广陈皮3克,桂花3克,冰糖适量。制法:将乌梅、山楂、甘草、陈皮、桂花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煮30分钟,加入冰糖,再煮5分钟即可。功效:生津止渴,醒脾开胃。适合汗多口渴,食欲不振者。2
百合赤豆粥
材料:白米50克,小米30克,赤小豆20克,百合20克,莲子15克,冰糖适量。制法:白米、小米淘洗干净,赤小豆、莲子、百合洗净后浸泡1小时,然后与白米、小米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小火续煮1小时,加入冰糖调味。功效:健脾除湿、宁心安神。适合暑天汗出较多,脾胃虚弱或兼心烦多梦之人。3
三豆饮
材料:
绿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
制法:
以上三豆清洗浸泡后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续煮1小时左右,放温后代茶饮。
功效:
清热解暑,健脾祛湿。
适合平素身体偏虚,暑热夹湿之人。
大暑的养生忠告进入夏季后,随着自然界阳气的蒸腾亢盛,人体内的阳气也会顺应自然规律浮盛于外,相对而言则脾胃的阳气不足。在这个关键时刻,素体畏寒怕冷便溏,易伤风感冒,鼻流清涕的人一定要注意,西瓜虽好,可不能贪凉。冷饮爽口,也不可多吃。空调解暑,更不要直吹。TheEnd
良医精诚本草求真
疗效为本医患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