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重阳时,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敬老爱老优良美德,优智外国语学校综合组的老师开展了重阳节主题教育活动。
追重阳溯源
过重阳节,首先要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从多个维度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重阳节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忆重阳习俗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这天,古时民间有亲人一起登高祈福,插茱萸、秋游赏菊、吃重阳糕、拜神祭祖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感恩敬老等内涵。
美术课上,孩子们挥洒着画笔,舞动心灵的色彩,用手中的材料,展现自己心中的重阳佳节。
古人有重阳节喝菊花酒的习俗,中医课上,教师对菊花的功效和作用做了详细讲解,并制作了秋季养生茶——菊花枸杞茶和桂花雪梨茶让学生品尝,引导学生分享感悟,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菊花的功效,和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唱诵重阳节音乐课上,同学们通过唱诵的形式演绎了《百善孝为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用歌声和肢体语言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之情,以及对重阳节的认识。
童心敬老情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老师教育学生要尊敬长辈,学会感恩。回到家中,同学们认真完成道德实践作业,尽自己所能,为家里的长辈做一件事。
优智外国语学校通过这次重阳节主题教育活动,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激发了学生尊老爱老的情感,使学生对重阳节有了更深的认识,对长辈的付出有了更多的感受和感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