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是古时盆景十八学士之一,又是中药,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功效。枸杞盆景姿态清雅,枝条悬垂,花朵紫色,入秋红果缀满枝头,观赏效果甚佳。
制作枸杞盆景多用枸杞的根,其宛若游蛇,虬曲多姿是制作盆景的好素材。初春时节,在枸杞刚萌发新芽之时,选择形态较好的桩头,截短长枝,小心挖掘,当心弄破根皮,把比较不错的根段挖出来。针对桩形斟酌造形,进行取舍整形修剪,力争尽善尽美。
以根代干,顾名思义,就是用造型奇特的根部当作主干,用以表现出树木的苍劲古朴,在盆景造型中,有的树种枝条柔弱,枝干平淡无奇,但是根部却形态优美,或蜿蜒曲折,或动感十足,比如枸杞、迎春等,通常用“以根代干”的方法,把植物特有的优势最大化的表现出来。
在盆景创作中,“以根代干”之法或弥补主干娇柔有余、苍劲不足之缺;或与树相有机结合、浑然一体。从而达到树态苍古、自然和谐,又兼具视觉冲击力的艺术效果,是广大盆友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
一、盆土一定要压实
新手玩桩由于条件和经验所限,一般将新桩栽植在瓦盆或木箱中。但由于盆、箱相对来说空间比较小,栽植过程中稍不留意,桩体下部的沙、土不易压实,尤其是根盘较大且须根较多的新桩。栽植后一浇透水,树桩底部与土壤脱离,即使盆土潮湿,树桩根部却缺少水分,这就是有些根系很好但栽植后不易成活或生长不旺盛的主要原因。因此,栽植过程中要轻微摇动桩材使盆土填充到位,还要使用粗细适中的棍子将配土逐步捣实,减小间隙,使之与桩材底部结合较为紧实。
二、罩袋保温的弊端
有不少人习惯于用塑料袋罩桩保湿。这的确是保湿提高树桩成活率的有效办法。但罩袋保湿运用不当,则事与愿违。新植的树桩往往在采掘、运输过程中伤根,失水严重,元气大伤。因此,在树桩栽植后应让其有一个自我休整的适应恢复过程。罩袋保湿的树桩由于袋内温湿度较高,使树桩在极短时间里发芽、抽枝。然而,此时树桩根系根本未得到恢复,无法正常供给营养。树桩的萌发完全借自身积蓄的营养,营养耗尽之时即是死亡之日。这便是我们常听说的“假活”,树桩“假活”的根本原因是栽植后小环境温湿度过高造成的。
植桩最好的保湿方法是:新桩栽植后,前期放于明亮的室内,不可置于阳光下暴晒,桩体用破布、草绳等裹严,经常向树桩喷水,保持包裹物潮湿。树桩萌芽后逐渐至室外透光处。
三、生桩采挖时间问题
生桩何时采挖为佳?历来有不少争论,冬季休眠期采桩、植桩固然有优点,但由于管理时间长,盆土湿度,桩体保湿、防风、防寒等,稍有不慎均易导致栽植失败。而春季萌芽前采桩栽植,省去不少上述麻烦,同时成活率最高,因此采掘、购买树桩以春季为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