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神回复聊聊你们家乡的年俗
TUhjnbcbe - 2022/9/26 17:37:00
北京专科湿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jdsb/210412/8839605.html

还有一会儿,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年就真正到来啦~

在等待的时间里,机哥也拉上八弟、技巧酱等几个大家的老朋友,以及负责知乎的七边形战士、B站的一根青蕉,一起唠唠咱们各家的年俗都有哪些~

机哥

作为正儿八经的广东人,我们这里的年俗当然是拉个胡建人过来,做煲香喷喷的煲仔饭。

骗你们啦,机哥这里过年要做的东西,还真不少。

比如说,吃裹蒸粽。

你们平常看到的粽子,可能长这个样子:

但裹蒸粽,就是粽子界的超大杯ProMax版:

平均一个就3斤重,一个顶十个小粽子。

热腾腾的捧在手中,才是过年应该有的仪式感啊。

机哥可算知道,为什么我现在喜欢“大”的东西了……

接下来,把话筒交给下一位。

八弟

乍一想,八弟还真记不起什么特色的习俗来。

想来想去还是讲讲美食吧。

八弟小时候经常浑浑噩噩的,全靠年货来判断是不是快过年了。

春节前,奶奶会准备一些春节限定零食。

比如,糖环。

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做的炸物,有时候也会放点黑芝麻。

样子嘛,大概是这样的。

吃起来的感觉是,整体都很脆,嚼到后面就会有甜味,还有点粘牙。

另外就是广东最传统的油角了,我们一般叫「角仔」。

里面一般会包花生芝麻和白糖,吃起来香甜酥脆。

还挺上头的,一不小心就会吃多。

最后就是炒米饼了,也是用米做的,里面会放芝麻花生之类的。

吃起来也是香口的,但口感就不好说了。

新鲜买回来的会比较酥,如果受潮了的话,那一块可以啃2个小时。

这些传统的年货食物,说实话,现在越来越少了。

慢慢变成了超市里买的那些包装食品了,其实还是挺让人唏嘘的。

一根青蕉

作为一个潮汕人,年俗非常简单,就是在家搓牛肉丸……拜老爷。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老爷”,其实就是一些潮汕地区的神祇。而所谓的“拜”呢,就是祭拜。

So,拜老爷其实就是在自己家里,做一些简单的祈福祭祀。

每一次,家里长辈都会准备一桌丰盛的菜品,虔诚地许下自己的愿望。

没错,想暴富也会直接和神明说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种习俗已经逐渐被淡忘,但是长辈对于哪一天祭拜什么烂熟于心。

根据老一辈的说法,除夕深夜会“拜”一次,在农历的最后一天送“老爷”回去,我感觉就像让它和我们一样放假。

大年初一中午,还会进行另外一次,为另一位“地主老爷”进行的祭祀活动。

然后到了大年初四,会再“拜”一次,把前几天送走的“老爷”迎接回来。

除了这几次之外,还有的人会抽空到不同的寺庙上香。

这样的行程,可能潮汕各地多少会有些不同,但大差不差,因为大多数潮汕人在这方面都非常虔诚。

大概的场景,就是这样的

严格说起来,上面说的是上一辈潮汕人的年俗。

而现在潮汕年轻人的年俗,应该就是吃这些拜完老爷的贡品。

三牲(鸡鸭鹅)、五果,还有各种各样的“粿”,打完这行字我已经开始觉得很饱了。

嗝……

七边形战士

哦嚯,轮到我了,我过年的定番是——吃卤鹅。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印象,之前有过这样一个新闻:深圳可以考一个卤鹅证书,过了能领元,火到出圈。

嗯嗯,没错,我说的就是这种。

卤鹅描述起来很简单粗暴,就是把一只鹅,摘干净之后放进卤汁里吨吨吨。

只不过,我们这边的鹅比较特别,特别大,长这样:

身子是*的,脚是黑的,头大大的,下巴有褶子duangduang的,好吃。

卤出来,变成这样,香:

(整只太大,给你们看看翅膀)

鹅在潮汕人眼中的地位(是的,你没猜错,我也是潮汕人),和美国佬感恩节的火鸡等同,那是very的高。

年夜饭之前,到老家的市场订一整只卤好的鹅,快递过来,这顿饭基本就安排完了。

鹅之大,一顿吃不完。一只能卸成好几盘菜,撑场面。

什么鹅肾、鹅肝、鹅肠、鹅血、鹅翼、鹅脚、鹅颈、鹅肉……哦对,还有鹅头。

有鹅味,就有了年味。

姜唯

说到年俗这个话题,我想了半天,别的啥也没想到。

就想到了这个:发红包。

发红包嘛,作为我们全国统一的过年习俗之一,大家肯定都很熟悉。

但是咯,同样是发红包。在不同的地方,方式、金额等也各不相同。

像我作为一名纯正的潮州人,家里现在发红包,金额的话比较常规的是50、。

但多的也有,几百上千也都有可能。

之前有个统计说,广东的红包压岁钱全国最少,平均50块?

别问,问就是被拖后腿了。

另外,可能在其它地区的机友,只要还没结婚就能收红包。

但在潮州,只要你出来工作了,不管你是大学毕业还是初中肄业。

通通没红包!!!

算了不说了,看小朋友收红包去了。

技巧酱

昨天微博有个热搜,说广州人的浪漫,是春节一进地铁,里面人人都捧着鲜花。

嘿嘿,技巧酱家乡的年俗,就是逛花街啦~

羊城,花城,都是广州的别称。花城的人们,在春节也不忘对鲜花的爱,所以出现了地铁上人手一捧的现象。

这两年不宜扎堆,所以往年都举办的花市停办了。

不过有折中办法,部分街道上会临时划分一些区域,摆上年花,供大家观赏购买。

夜里这些年花就地摆放,技巧酱想到那个词:路不拾遗,总觉得大家都好好,也不会乱拿乱碰。

比起花市呢,场面是粗糙了些,但气氛还是拉满。。

技巧酱家里养了宠物,所以植物种得不多,怕有什么引起中*就不好了。

但今天家人还是带回两盆年桔,家徒四壁四面透风的房间突然多了丝年味。。

无论什么时候,都心怀浪漫呀~

枸杞

不知道机友们有没有亲身经历过杀年猪的场景,那可谓是壮观啊~

磨刀烧水、洗锅备菜,总之全家总动员。大大小小都投入到这场“比赛”之中。

以前杀年猪是大事,现在更多的是新奇。何况是城里长大的孩子,没见过这样的场面,都远远看着屠夫在那里秀操作。

虽然年猪是自家辛苦养的,但反正也吃不完,所以会挑选一些部位,送给屠夫做辛苦费,还会留下来请他吃顿饭。(我当时也很震惊,屠夫竟然不收钱)

现在市面上价廉的猪肉多了,村里也就更没人养猪了,所以年猪肉更是稀罕中的稀罕,还有了更深的含义在里面。

不得不说,自家的猪肉,是真滴好吃~

某位不肯透露姓名的编辑

哈哈,说来惭愧,老板说要我们讲讲过年的习俗,我一时间竟然想不起来。。

还得去百度上查“XX过年有什么习俗”。

查完之后更懵了,百度查出来的跟我家不一样啊。

不过先别急着怨百度,即便是同一个市,不同区县有不同习俗很正常。

我就说一个全市统一的习俗吧——分岁酒。

其实跟年夜饭差不多的意思啦,但不同的地方在于:

分岁酒并不一定在除夕当天吃,而是在除夕前若干天开始,兄弟姐妹家轮流摆酒宴请整个家族。

所以每到年关,我都得大鱼大肉连吃数顿,一路胖到年底。

而且,分岁酒上的菜品也是谐音梗重灾区。

比如,吃各类糕点,谐音“高”,代表步步高升;吃饭的碗,谐音“稳”,代表稳稳当当……

说了这么多,你们能猜出我是哪里人吗?

机友们过年的年俗是怎么样的呢?一起来评论区唠唠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回复聊聊你们家乡的年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