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茶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养生
TUhjnbcbe - 2022/10/10 17:44:00
?清明,仲春与暮春之交,天清气明,万物尽显。自古以来,每逢季节更迭之际,中国人皆要祭祀天地。《礼记》有云:“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烝。”一开始,古人们会在这天祭拜天地神灵,祈祷万物生长顺遂。慢慢地,它融合了前一、二日的寒食节,有了祭拜先祖的习俗。时至今日,我们在清明时节祭扫祖先,共同追思逝者的恩泽,感恩现世生活的美好。

在中国人的生命里,祭祖,是为了记住:记住你的姓;记住你的名字;记住你从何而来;记住你又为何而出发。

唯有记住过去,我们才能看清明日的方向。

?

《*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可见,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清明天清地明,天气渐暖,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时断时续的春雨,伴随着逐渐转暖的天气,人体各项机能也开始从寒冬慢慢苏醒。

一、饮食养生

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避免。“阳气”升发是指脾胃的运动收缩,因此人们春季的食欲通常比较好,不过要注意饮食适度,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此时的饮食宜温,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还有地瓜、白菜、萝卜、芋头等,温胃祛湿,也适宜多吃。

另外,清明节气中,不宜食用“发”的食品,如笋、鸡等。

也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菠菜、山药、草莓、柑橘、西红柿、大枣、蜂蜜、香蕉、绿豆、枸杞、苦瓜、猕猴桃等,有益身体健康!

二、起居养生

?

为了能使阳气更好地生发,到了清明节人们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早点起床。

7时至9时是辰时,中医认为此时属胃经最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可引起人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因此,要尽量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向前调。

三、运动养生

清明适合出游,踏青,可以很好的疏解肝气,是防止春天里发生肝经疾病的好方法,不过现在由于疫情原因,中医建议大家还是尽量少出门,科学扫墓,共同战疫。

因疫情无法外出者,可以在家打八段锦。

?

传统医学认为,八段锦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具有行气活血、畅通经脉、灵活盘骨、协调五脏六腑之功能,能达到强身健体、怡养心神、益寿延年、防病治病的效果。

春天练习可以生发阳气,疏肝理气,强健脾胃,所以非常适合。

?

四、精神养生

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医追求“天、地、人”合一,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四季与五行相应,春属木,在脏属肝,而肝性喜条达、气主升发,而清明时属农历二三月之交,此时木气最盛,顺应自然,则应养肝护肝。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郁则化火、生风。养肝,首先要重视情绪调节。性情急躁,忧愁不解,郁郁寡欢,则肝脏疏泄失司,肝气郁结,则胁肋胀痛;疏泄太过,肝阳偏亢,则头痛,目赤。且肝性易动而难静,病即延及他脏,肝木乘土,则脾胃运化不健。现代临床研究显示,春季原发性高血压、肝病或者精神类疾病都会有所加重,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理机制顺应自然规律的结果。

在阳气上升的季节,要通过调整饮食起居、涵养情志,重点保护好肝脏。?

?

可以结合食疗药膳进行调理。在此给大家介绍几个简单的药膳食疗方。

?

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频频饮用,可连续冲泡3~5次。有理气和胃的功效。

枸杞瘦肉汤

鲜枸杞叶30克,猪瘦肉克,油、精盐、味精适量。鲜枸杞叶洗净,猪瘦肉洗净后切片。炒锅烧热,放入油,加入猪瘦肉片,翻炒片刻,加适量水,放入鲜枸杞叶,大火煮熟,加精盐、味精调味即成。有健脾养肝补肾的功效。

菊花枸杞粥

鲜枸杞子克(干品20克),菊花10克,粳米克,猪肉末50克,豆豉汁、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将枸杞子拣洗干净备用。把粳米淘洗,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至米粒开花,加入猪肉末、豆豉汁、枸杞子、菊花、精盐、味精、麻油,稍煮后便可食用。食时可调入红糖。有益肾养肝目的功效。

?

扁豆粟米饭

粟米克,扁豆50克,绵白糖适量。小米、扁豆淘洗干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煮至米熟即可。食时可调入绵白糖。有养脾胃、益肾补虚的功效。

土豆山药粥

土豆克,鲜山药50克,粳米克,白糖适量,桂花卤适量。将土豆削皮洗净,切成大丁。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里,煮开后加入土豆丁,山药去皮,洗净,切碎,放入锅中,转用小火熬成粥,待粥将成时放入桂花卤、白糖即可。有健脾益肾的功效。

?

清明节令养生,离不开精神的调养和饮食的调配。在情绪上要力戒焦躁、抑郁等有害情绪;饮食上要依据自身的体质,以此来调补阴阳盛衰。做好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工作,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清净心气,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养生